以产量也不少。所以,根据年限的不同,就能够分为春茶、夏茶、秋茶、冬茶几大类。 夏季温度高,光线照射强,茶树新叶芽叶的水分蒸发速度快,因此能够有效的消暑;夏季天气炎热,茶树新叶发芽很快,长至12—15厘米时采摘加工成茶品质为优。 茶叶吸附性强,湿度大,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高,氧气弱,无效空气氧化,这就是碧螺春茶独有的优异品质基础。 洞庭(山)碧螺春条索纤细,卷曲成螺,茸毛披覆,银绿隐翠,清香文雅,浓郁甘醇,鲜爽生津,回味绵长,叶底嫩绿显翠。 碧螺春的品质优异,据清末震钧(1857~1918年)所著《茶说》中道:“茶以碧萝(螺)春为上,不易得,则苏之天池,次则龙井;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。” “一斤碧螺春,可以咏出一斤小清新碧绿的芽叶,细嫩的茸毛遍布碧绿的色泽,芽叶随着轻轻的挤压而徐徐下沉。干茶的茸毫多少都需要“手脚”扶持下去。一斤碧螺春需要摘六.六斤鲜叶,这也是碧螺春茶最高的价格。 “一斤干茶需要茶芽四五斤,也就是说每斤碧螺春茶需要三四斤鲜叶做一斤碧螺春茶。”碧螺春茶炒制成的成品茶条索紧结,白毫显露,色泽银绿,翠碧诱人,卷曲成螺,产于春季,故名“碧螺春”。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,清香袭入,是中国的名茶。 “洞庭碧螺春,茶香百里醉”。碧螺春采摘有三大特点:一是摘得早,二是采得嫩,三是拣得净。每年春分前后开采,谷雨前后结束,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。通常采芽叶初展,芽长1.6~2.0厘米的原料,叶形卷如雀舌,称之“雀舌”,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.8~7.4万颗芽头,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,可见茶叶之幼嫩,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。细嫩的芽叶,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。优越的环境条件,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,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。 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,采摘有三大特点:一是摘得早,二是采得嫩,三是拣得净。每年
Copyright © 2022 WordPress. WordPress 版权所有 Power by WordPre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