)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,洞庭分东、西两山,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,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。两山气候温和,年平均气温15.516.5°C,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,太湖水面,水气升腾,雾气悠悠,空气湿润,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。加之质地疏松,极宜于茶树生长。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。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,所以又称“洞庭碧螺春”。碧螺春茶始于明代,俗名“吓煞人香”,到了清代康熙年间,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、卷曲如螺的名茶,倍加赞赏,但觉得“吓煞人香”其名不雅,于是题名“碧螺春”。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。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。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,所以又称“洞庭碧螺春”。 碧螺春茶始于明代,俗名“吓煞人香”,到了清代康熙年间,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、卷曲如螺的名茶,倍加赞赏,但觉得“吓煞人香”其名不雅,于是题名“碧螺春”。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。 据《清史考》记载,康熙皇帝曾四次到江苏省度过品茶问题,途中曾遇到这种情况。从此,他尝到了一种“吓煞人香”的名茶。名如其茶,味道如何也无从谈起。碧螺春茶原产地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吴县洞庭山区,以吴县虎丘、吴县、吴河、文州和吴中区的三镇种茶历史最为悠久,也是我国著名的茶产区之一。 洞庭山人民自唐至清, 洞庭山有茶,微似芥茶而细,味甚甘香,俗称 “吓煞人”。“碧螺”是茶名,叫“吓煞人香”。碧 螺 ,俗称“吓 炒”。“碧 螺”是卷曲的螺,白毫遍布。品饮时,先闻香,后饮茶 ,细细品味,终于说出它是如何产生的。 碧螺春的品质特点 茶条卷曲,满披茸毛,形似螺旋,产于春季,采摘于春季细嫩,采摘的新芽叶, 条索紧结,白毫显露,色泽银绿青翠。 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,所以又称“洞庭碧螺春”。 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,上下翻飞,茶水银澄碧绿,清香袭人,口味凉甜,鲜爽生津。
Copyright © 2022 WordPress. WordPress 版权所有 Power by WordPre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