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的历史文化名城。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,洞庭分东、西两山,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,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。两山气候温和,年平均气温15.516.5°C,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,太湖水面,水气升腾,雾气悠悠,空气湿润,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。加之质地疏松,极宜于茶树生长。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,采摘有三大特点:一是摘得早,二是采得嫩,三是拣得净。每年春分前后开采,谷雨前后结束,以春分至春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。通常采芽叶初展,芽长1.62.0厘米的原料,叶形卷如雀舌,称之为雀舌,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.87.4万颗芽头,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,可见茶叶之幼嫩,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。细嫩的芽叶,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。优越的环境条件,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,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。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,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,保持芽叶匀整一致。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,需费工24小时。其实,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,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,有利于品质的形成。一般59时采,9~15时拣剔,15时~晚上炒制,做到当天采摘,当天炒制,不炒隔夜茶。杀青锅温120~150℃,投叶量300~400克,以抖为主,抖闷结合,采用双手翻炒的手势。做到捞净、抖散、杀匀、杀透、无红梗无红叶、无烟焦叶,历时3~5分钟。揉捻:揉时短、时间又长,通常15分钟可完成,即时用手只有将茶叶中所含成分浸出。精制:在杀青达到适度的时候,用烘笼把茶叶烘炒到足干。足烘:温度掌握在60°C左右,时间约15分钟。做到捞出、抖闷结合,退火保毫工序。毛烘:毛烘后进行初烘,温度60°C左右,目的是使茶叶边缘因受热而受潮,中国十大名茶,烘焙升华。伴烘焙10分钟后,温度适合降低茶叶烘焙温度。防止鳞片、沙砾、黄叶、老叶烧皮。也可用电风扇吹干或置于烘焙
Copyright © 2022 WordPress. WordPress 版权所有 Power by WordPress